材料一 日本制定了一部以普魯士德國的憲法為藍本的憲法,對法制進行了改革。教育也有很大發(fā)展。歷法和穿著也都改變了。一種現代銀行體制逐漸形成。從英國皇家海軍請來的專家為日本建立一支現代海軍出謀劃策, 盡管本國已建立起軍火工業(yè), 但仍從國外購買現代化武器。政府鼓勵建立鐵路網、電報和航運線; 它還與日本新出現的企業(yè)家們一起發(fā)展重工業(yè)和鋼鐵、造船業(yè), 并使紡織業(yè)生產現代化?!幾员A_·肯尼迪 《大國的興衰》( 1) 根據材料一, 概括日本明治維新的內容。( 4 分)
材料一: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舉行起義,攻占了巴士底獄。當晚,路易十六驚恐不安,他問左右,“這是一場叛亂嗎?”利昂庫爾公爵答道:“不,陛下,這是一場革命……”材料二:拿破侖曾屹立于法國和歐洲政治舞臺20多年。他曾不無得意地說:“我真正的光榮并非打了40次勝仗,滑鐵盧之戰(zhàn)抹去了關于這一切的記憶。但是,有一樣東西是不會被人忘卻的,它將永垂不朽……”材料三:1871年5月21~28日,巴黎公社近200名戰(zhàn)士在拉雪茲神甫公墓與5000名敵軍展開殊死搏斗,終因寡不敵眾全部壯烈犧牲,這就是悲壯的“五月流血周”。⑴材料一“這是一場革命”中頒布的法律文獻是什么?(1分)這場革命徹底摧毀了這個國家的哪種制度?(1分)⑵為這場革命提供銳利思想武器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思想解放運動是什么?(1分) ⑶材料二“有一樣東西是不會被人忘卻的,它將永垂不朽”中的“它”指的是什么?(1分)
材料一 1894年,孫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團體興中會。隨后,民主革命團體紛紛出現,在孫中山推動下,1905年8月,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骨干聚集日本東京,成立了統一的革命組織……孫中山《民報》發(fā)刊詞中,將這一組織的革命綱領闡發(fā)“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作為革命的指導思想。材料二 辛亥革命大事記 時間事件1911年10月10日A1912年元旦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中華民國成立1912年2月12日宣統帝下詔退位…………
常州大成紡織染公司創(chuàng)始人劉國鈞先生生平簡表 時間年齡生平1887年1歲生于江蘇省常州府靖江縣生祠堂鎮(zhèn)1898年12歲販賣酒釀、瓜果,代雜貨店制紙錠,以補家用1911年25歲奔牛鎮(zhèn)上同業(yè)因懼兵災,相繼關閉逃逸,先生獨自營業(yè),獲利豐厚1919年33歲好友蔣盤發(fā)招股集資62萬元,籌辦大綸紗廠1921年35歲大綸紗廠8月竣工,11月出紗1931年45歲11月,在《武進商報》發(fā)表《土紗救國計劃書》,向政府作抗戰(zhàn)條陳1951年65歲6月,響應國家號召,大成公司捐獻50億元(舊人民幣),先生個人捐獻2.65億元,折算可購戰(zhàn)斗機3架半1953年67歲在全國工商聯會員代表大會上發(fā)言,表示大成公司要積極爭取公私合營1954年68歲9月,參加全國人大一屆一次會議,作發(fā)言1966年80歲8月,寧、常、滬住宅先后被“紅衛(wèi)兵”查抄;9月,被迫作書面檢查1978年92歲時臥病榻,心懷祖國,叮囑親人:要為祖國建設多做貢獻。3月8日謝世——摘自《劉國鈞文集·傳記卷》
(1)情境一:1902年2月3日,英國《泰晤士報》報道此前兩天慈禧太后接見各國駐京公使的情況:太后進屋一把抓住康格夫人(美國公使夫人)的手,說進攻使館區(qū)是一個錯誤,這是一個沉痛教訓,大清國從今以后會成為外國人的朋友……。分析:該情境發(fā)生與哪一不平等條約的簽訂密切相關?它對中國社會性質造成了什么影響?情境中“成為外國人的朋友”的實質含義是什么?(3分)(2)情境二:1971年11月8日,美國《時代》周刊封面上刊登了周恩來頭像圖片,圖片的右上角寫著:“The Chinese Are Coming(中國人來了)?!狈治觯呵榫持小爸袊藖砹恕敝傅氖鞘裁礆v史事件?之后發(fā)生的哪一歷史事件標志著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上述兩個歷史事件的發(fā)生說明了什么?(3分)
材料一 1757年,英國在印度的殖民頭目克萊武指揮軍隊侵占了孟加拉,他放手讓部下搶劫,自己一人就搶走了價值23萬英鎊的金銀財寶。——摘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世界歷史》(九年級上冊)(人民教育出版社)材料二 1814年﹣1835年,印度輸入英國的棉布從125萬匹跌到30多萬匹;而同一時期,英國輸入印度的棉紡織品由不足100萬碼增加到5100萬碼以上?!粤x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世界歷史教師教學用書》(九年級上冊)(人民教育出版社)(1)根據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英國侵略印度方式的變化。(2)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出現上述變化的主要原因。
材料一 秦始皇開始將早先在本國取得輝煌成功的發(fā)家學說應用到全中國……他還通過統一度量衡和貨幣來實現經濟集中化。……——斯托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1)秦始皇最先將誰的法家學說應用到全國?(1分)材料二 秦漢時期的中央統治者,為了有效地維護“大一統”,都對統治思想進行了選擇,用以規(guī)范、整齊全國上下的思想?!丁按笠唤y”之夢》(2)秦漢統治者是如何“規(guī)范、整齊全國上下的思想”的?(3分)
材料一 2015年夏,香港推出“漢武盛世:帝國的鞏固和對外交流”大型漢代文物展,讓觀眾近距離欣賞逾160組珍貴文物。展覽以漢帝國崛起為重心,共設有“漢帝國的鞏固和擴張”、“漢代社會生活”和“漢代的科技、文化與中西交通”三個主題。(1)漢武帝時帝國最為強盛。列舉漢武帝時期“漢帝國的鞏固和擴張”的兩項措施。(2分)
材料一 行之十年,秦民大說(悅),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于公戰(zhàn),怯于私斗,鄉(xiāng)邑大治。 ——《史記·商君列傳》(1)材料一記載的是中國歷史上的哪次改革?改革的哪項措施激勵人們“勇于公戰(zhàn)”?這次改革對秦國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材料二 孝文帝召見群臣,說:“現在要禁用鮮卑語,統一使用漢語……30歲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繼續(xù)使用鮮卑語,明知故犯,就要降職和罷官?!? (2)孝文帝為什么要進行改革?材料二中孝文帝提出了什么具體改革措施?這次改革在歷史上產生了怎樣的影響?(3分)
材料一1868年4月,日本天皇率領群臣宣讀“五條誓文”,決心勵精圖治,銳意改革……改革的動力是西化……英國模式自然作為鐵路、電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紡織工業(yè)以及許多商業(yè)方面的模范;法國模式用來改革法制、軍事;大學歸功于美國?!曰舨妓辊U姆《資本的年代》材料二美國第32任總統羅斯福說:“作為一個國家,我們拒絕了徹底的革命計劃,為了永遠地糾正我們經濟制度中的嚴重缺點,我們依靠的是舊的民主秩序的新應用?!?/p>
材料一 宋元時期,是我國古代發(fā)展的高峰時期,這一時期的科技,是在隋唐經濟高度繁榮基礎上的延續(xù)。宋朝結束了五代十國以來長期分裂割據和混戰(zhàn)的局面。那時經濟發(fā)展,城市繁榮,航海和對外貿易空前活躍,元朝實現了全國性的統一,中外經濟文化交流頻繁。兩大因素的結合,使宋元文化突飛猛進,涌現出一批著名的科學家和文學家、藝術家,反映了那個時期我國科學技術在世界上的領先地位?!端卧獣r期的科技成就》(1)根據材料概括宋元時期科技發(fā)展的原因,結合所學指出宋元時期在四大發(fā)明方面的成就。 材料二 西方近代科學一經產生,就以其蘊含的思想和方法對社會的各個方面進行了改造,驅動全社會的近代化不斷深化。但在中國,盡管在明清之際西方近代科技就已傳入,卻沒有能夠產生其在西方社會所發(fā)揮的作用?!墩撁髑逯H士人群體對西方科技的態(tài)度及歷史影響》(2)西方近代科學引發(fā)了兩次工業(yè)革命,分別使人類進入什么時代?結合所學從政治、經濟、思想方面指出,明清時期的哪些因素阻礙西方近代科學在中國發(fā)揮作用?
【人民的智慧】材料三 這是預兆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項偉大發(fā)明,火藥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A打開了世界市場并建立了殖民地,而B則變成新教的工具,變成科學復興的手段,變成推動精神發(fā)展創(chuàng)造的必要前提和最強大的杠桿?!R克思《機器、自然力和科學的應用》(3)材料中的A是指哪一科技發(fā)明?宋代時改進B項發(fā)明的歷史人物是誰?中國的三大發(fā)明傳入歐洲后,對歐洲歷史發(fā)展最重要的影響是什么?(4分)
材料一 2016年4月24日,“華光礁1號沉船特展”在南京博物院開展,吸引了眾多觀眾前來參觀?!叭A光礁1號”是我國考古工作者在西沙群島的遠海地區(qū)發(fā)現的第一艘古船.該船是一艘南宋商船,800多年前在航行到西沙華光礁時不幸觸礁沉沒。——摘編自2016年4月25日人民網材料二 據考證,“華光礁1號”當時是從福建泉州港出發(fā),船貨均為南宋外銷瓷器,最終在西沙群島沉沒。這意味著,沉船行駛在向西的“海上絲綢之路”航線上,前往東南亞甚至更遠的地方。專家認為,“華光礁1號”古沉船遺址及出土文物,記載著古代中國與周邊國家友好往來的歷史,標志著中國人開創(chuàng)了“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先河,促進了世界文明的發(fā)展?!幾?016年4月25日中國新聞網(1)根據材料寫出這艘“商船”原定的航行路線。(2分)當時這艘船使用的先進導航工具應該是什么?(2分)(2)結合圖9與相關內容,指出這艘沉船的出土文物主要是什么物品?(1分)請寫出這些物品的著名產地之一。(1分)當時政府在港口設立的外貿管理部門是什么?(2分)(3)材料中的“海上絲調之路”最早開辟于哪個朝代?(2分)這條航線的開辟有何重大歷史意義?(2分)
材料二 20世紀80年代初,大陸的統一觀已經有了創(chuàng)新性的發(fā)展,不完全要求絕對的“政治上的服從”和制度上的一致,首創(chuàng)了一個國家中允許存在不同社會制度的理論。這一理論在香港和澳門獲得了成功的實踐?!獡S士鈴《國家統一是中華民族歷史形成的國家觀》⑵材料二中,大陸首創(chuàng)的“一個國家中允許存在不同社會制度的理論”是指什么(2分)分析這一理論提出的依據(2分)。 材料三 1861年2月4日,美國南部諸州退出聯邦,成立南部同盟政權,定名為“美利堅諸州同盟”。3月1日,又通過了永久憲法?!獡铨垺⑽号D云《<中國反分裂國家法>與美國<反脫離聯邦法>的比較研究》(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歷史現象(2分)?對此,美國聯邦政府采取了哪些應對措施(3分)
材料二 中國與印度、美國鋼和電產量的比較 中國(1952年產量)印度(1950年產量)美國(1950年產量)鋼產量(人均)2.37千克4千克538.3千克發(fā)電量(人均)2.76千瓦時10.9千瓦時2949千瓦時----《中國歷史》八年級下冊
材料二:19世紀70年代的工業(yè)革命幾乎同時發(fā)生在英國、德國、美國等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一些后進國家如德國等兩次工業(yè)革命交叉進行。自然科學特別是熱力學、電磁學、化學等方面的新發(fā)展,開始與工業(yè)發(fā)展緊密結合起來?!幾詣㈧癫取妒澜缡?#183;近代史編》材料三:工業(yè)革命大量使用煤炭,由于沒有任何環(huán)境保護措施,煤燃燒時釋放出含有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質的滾滾濃煙,使得天空、建筑物等都變成了一片黝黑。一批與化學工業(yè)密切相關的 工廠,將工業(yè)污水和廢棄物排入河中,造成河水黝黑、發(fā)臭,令人作嘔。鋼鐵業(yè)突飛猛進的發(fā)展。 對森林大肆砍伐,使得大片森林不復存在?!幾岳詈陥D《英國工業(yè)革命時期的環(huán)境污染和治理》
材料一 公元l世紀時,古羅馬博物學家普林尼在其被譽為百科全書式的著作《自然史》中把中國叫做“絲之國”,古羅馬的貴族都以穿著中國絲綢為榮。他還說中國出產的鋼很硬,質地很好。17世紀以來,許多歐洲國家的宮廷和王公貴族更是竟相購藏中國的瓷器、漆器和絲綢、剎繡,甚至不惜重金到中國定做,運回國內珍藏起來。(l)材料一反映了古絲綢之路對羅馬上層社會生活的影響。清指出漢代絲繃之路的起止點,并說明其開通的重大歷史意義。(4分)
材料一 1898年8月,《萬國公報》發(fā)表以廣學會名義撰寫的《速興新學條例》,提出了多項發(fā)展教育的主張。如主張派遣留學,每年由國家從學有所成之士中選100人,資派出洋。又如,主張在每一府所在地和市鎮(zhèn)各設學塾、書院,專以西文西學教人。 ——摘編自黃新憲《<萬國公報>與中國教育的近代化》材料二 東北自淪陷后,《申報》報道了大量東北義勇軍的戰(zhàn)斗情況,對他們的戰(zhàn)斗成果熱情宣揚。1936年底,《申報》對傅作義及其所部在紅格爾圖和百靈廟戰(zhàn)役擊潰日偽軍的行動進行了連續(xù)報道,大大鼓舞了中國軍民的士氣。隨著盧溝橋的槍聲響起,《申報》對抗戰(zhàn)予以了更多的關注和報道。 ——摘編自盤霄遠《抗戰(zhàn)全面爆發(fā)后<申報>對時局報道態(tài)度的研究》
材料二 鄭和描述船隊遠航的情景:觀夫海洋,洪濤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張,晝夜星馳,涉波狂瀾,若履通衢……——選自鄭和《天妃之神靈應記>材料三 新中國的成立,告別了“弱國無外交”的恥辱。中國人民第一次掌握了自己的命運,贏得了中華民族的尊嚴和國際上的尊重。50多年來,新中國外交走過了一條催人奮進的光彩之路。——選自人教版《教師教學用書》八年級下冊材料四 20世紀八九十年代,東西方冷戰(zhàn)結束,國際形勢趨于緩和,和平與發(fā)展成為世界的發(fā)展趨勢。在發(fā)展經濟的過程中,各國經濟聯系日益密切,任何一個國家經濟都不可能孤立地發(fā)展下去。于是,世界經濟日益成為一個整體?!x自人教版《世界歷史》九年級下冊(1)請寫出材料一中漢代絲綢之路的起點?(1分)絲綢之路經過今新疆地區(qū)和西亞的兩河流域,那么清朝時設置什么機構管轄整個新疆地區(qū)?(1分)古代世界歷史上兩河流域曾出現過哪一文明古國?(1分)
材料一 當代史學研究者在評價漢代開辟的絲綢之路時稱:“在長達1000多年的時間里,它把黃河文明、恒河文明和希臘文明等諸多人類文明起源地串聯在了一起,被譽為世界歷史展開的主軸?!辈牧隙? 與外界完全隔絕曾是保存舊中國的首要條件,而當這種隔絕狀態(tài)通過英國而為暴力所打破的時候,接踵而來的必然是解體的過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封棺材里的木乃伊一接觸新鮮空氣便要解體一樣。——馬克思《中國革命和歐洲革命》